甘露特鈉膠囊的功效和作用
甘露特鈉膠囊(代號GV-971 ,商品名“九期一”),是中國原創、國際首個靶向腦—腸軸的阿爾茨海默癥治療新藥。 是由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耿美玉研究員領導研究團隊,堅持22年,在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與上海綠谷制藥有限公司接續努力研發成功的原創新藥。
甘露特鈉膠囊是以海洋褐藻提取物為原料,制備獲得的低分子酸性寡糖化合物,是我國自主研發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藥,獲得國家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支持。
2019年11月2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消息,甘露特鈉獲批上市。用于輕度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病,改善患者認知功能。
甘露特鈉膠囊具有改善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功效,一般作用于輕度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病患者。
甘露特鈉膠囊是以海洋褐藻提取物為原料,制備獲得的低分子酸性寡糖化合物,主要作用就是治療阿爾茨海默癥,是通過改變胃腸道菌群來改變胃腸道菌群所誘發的神經系統疾病,是由胃腸道從而影響腦內的神經功能,具有起效快、呈持續穩健改善的特點,安全性好。
使用時,需注意甘露特鈉膠囊的不良反應,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低血壓、口干,便秘、腹瀉、食欲下降、頭暈、頭痛、煩躁、睡眠障礙、嗜睡、肌無力等。用藥期間注意清淡飲食,避免食用油膩、辛辣的食物,均衡營養,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
建議患者服用甘露特鈉膠囊前,應由專業的醫生充分評估患者的具體病情,給予針對性治療。
研發歷程播報編輯甘露特鈉膠囊查詢結果1997年,耿美玉GV-971研發團隊通過藥物篩選發現有效物質。
2006年7月,獲得中國藥物臨床試驗批件
2007年12月,在中國啟動Ⅰ期臨床研究 。
2009年12月,綠谷制藥獲得九期一?全球開發許可權 。
2013年8月,九期一?完成Ⅱ期臨床研究 。
2014年,與艾昆緯(原昆泰)合作,匯集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北京協和醫院等全國34家三甲醫院的具備從事國際多中心抗AD藥物研究經驗的臨床研究人員,啟動臨床Ⅲ期研究 。
2018年 7月,完成臨床Ⅲ期研究 。
2018年10月,在中國遞交新藥上市及生產注冊申請。Ⅲ期臨床結果在第11屆國際AD臨床研究大會(CTAD)首次披露 [7]2018年11月,新藥上市注冊申請獲得CDE受理 。
2019年 10月,九期一?作用機制研究成果在《Cell Research》上以封面文章的形式發表 。
2019年 11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準九期一?(甘露特鈉膠囊)在中國上市。
2019年12月29日,我國原創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正式在國內上市。
2020年4月,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了“九期一”(甘露特鈉膠囊)在美國開展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的申請。
2021年5月20日,“九期一”國際Ⅲ期臨床試驗在中國的首家臨床中心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完成現場啟動訪視,項目在大中華區已正式啟動。截至目前,國際Ⅲ期研究已在美國和加拿大啟動72家臨床中心,已完成334例患者篩選,隨機入組了72例受試者,均已開始藥物治療。
2022年5月13日,生產企業綠谷制藥宣布已提前終止這一藥物的國際多中心三期臨床研究。
創新特點
該藥是我國原創、國際首個靶向腦—腸軸的阿爾茨海默癥治療新藥,其研發邏輯背后,是對阿爾茨海默癥發病機理的一種全新認識。此前,世界范圍內治療阿爾茨海默癥主要依靠之前上市的5種藥物,支撐上述大多數抗阿爾茨海默癥新藥試驗的理論認為,大腦中β-淀粉樣蛋白沉積引發炎癥,進而損傷神經元,導致阿爾茨海默癥發病。但是,靶向β-淀粉樣蛋白研發藥物的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其臨床藥效不明顯。
該藥研究團隊對阿爾茨海默癥的發病機理得出全新認識:腸道菌群紊亂所誘發的神經炎癥是阿爾茨海默癥的重要發病機制。
適用范圍播報編輯根據公布的三期臨床試驗研究結果,“九期一”可改善輕度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癥患者認知功能障礙,具有起效快、呈持續穩健改善的特點,安全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