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經濟崛起!教育部增設新專業,卓翼飛思前瞻布局推動校企精準育才
2024年,被普遍視為低空經濟發展的元年, “低空經濟” 一詞頻繁出現在國家部門政策文件中。從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及,到相關會議明確提出 “發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再到如今國家發展改革委成立低空經濟發展司,低空經濟加速發展的積極信號接連釋放。
低空經濟進一步高飛 突破人才瓶頸迫在眉睫
根據國家發改委官網信息顯示,低空經濟發展司近日已分別召開推動低空智能網聯系統建設專題座談會和推動低空基礎設施建設座談會。不難預見,有了專管機構的大力支持,低空產業將進一步向著規范化發展。
國家發展改革委官網截圖
然而,低空經濟作為一個涵蓋多個領域的綜合性經濟形態,涉及低空基礎設施、飛行器制造、運營服務及飛行服務等多個方面,要提升低空經濟的整體競爭力,實現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以及人才鏈的深度融合是必不可少的。這就要求高校在專業設置上必須要有前瞻性,提前預判行業發展趨勢和行業發展變化,及時調整專業結構,培養更多具備復合技能的人才。因此,要讓低空經濟進一步“高飛”,突破人才瓶頸是目前迫在眉睫的任務。
教育部增設新專業 加強低空經濟領域人才培養
2024年年末,教育部官方網站重磅發布《低空經濟相關本科專業申報材料公示》,迅速引發社會各界的關注。公示內容顯示,為貫徹落實中央戰略決策,加強低空經濟領域人才培養,根據全國教育大會“建立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牽引的學科專業設置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學科專業”的部署,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6所著名高校申請增設“低空技術與工程”新專業。 其中,“國防七子”高校成員占4所,這意味著國防類高校未來很可能會集體布局該專業。
教育部官網截圖
由此可見,作為一個前沿的新興產業,低空經濟不僅是產業界熱議的話題,也成為了教育界發力的方向。據有關部門預測,至2025年,航天航空裝備領域人才缺口將達47.5萬人,低空經濟催生的市場規模越來越大,也必然會催生出更多的技術要求,各高校此次增設低空經濟專業,從填補人才空白的角度出發,意在借助更強的人才鏈促進“四鏈”的深度融合。
卓翼飛思前瞻布局 推動校企精準育才
作為一個飛速發展的行業,低空經濟的變化之快令人矚目,增設“低空技術與工程”專業是邁出的重要一步,但舉辦相關專業,需具有相應的教學場所、實習實訓條件、專業師資、合作企業等,還要有相應的課程教材資源、人才培養方案,因此需要高校與企業之間建立更緊密的合作機制,真正培養出適應行業需求的專業人才。
作為低空經濟領域產學研用標桿企業,卓翼智能前瞻布局,在北京大興金隅產業園設立低空經濟總部,承載公司在低空經濟領域的全面戰略部署。旗下教育科研板塊品牌-飛思實驗室,專注于為各高校、軍工院所及應用單位,在無人裝備的飛行控制、集群協同、智能感知及博弈對抗等方向,提供一套完善的涵蓋建模、設計、仿真、實裝在內的教學、科研及實訓解決方案。
近年來,卓翼飛思致力于推動低空經濟與教育的融合,積極與各大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同開展研究項目、聯合建設實驗室、打造實驗課程、申報產學研課題。通過這些合作,在實驗室建設、人才培養方案及校企合作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成功案例。目前支撐了全國超過30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的教學和研發工作,推動校企精準育才。
· 教學解決方案
基于無人系統仿真平臺、無人系統集群平臺的強大功能研發的教學解決方案,旨在為院校提供底層開發、單體/集群智能控制等領域的教學平臺與實驗資源,解決客戶無系統實驗資源、無企業真實案例等問題。
· 實驗課程研發
卓翼飛思團隊為教學解決方案打造的配套課程,包含教學ppt、實驗指導書、教學視頻等文件。豐富的實驗資源,滿足職校教學、高校教學、科研等不同領域的應用需求。
· 聯合實驗室建設
已與深圳職業技術大學、安徽大學、遼寧工業大學等多所學校聯合建立實驗室,旨在推動低空經濟領域的科研創新和人才培養。
· 助力產學研課題申報
卓翼飛思擔任中國高校產學研創新基金——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項目-A09智能無人系統的技術支持單位,為申報團隊提供申報領域的關鍵技術普及培訓,助力各團隊完成科研項目或創新項目實訓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等,進一步推動科技成果轉化,高效助推產學研協同創新。
未來,卓翼飛思將繼續圍繞低空經濟新興領域,深化產教融合,推進高校、科研機構與企業聯合精準培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