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治療行業亂象叢生,魏則西事件要重新上演?
隨著患病率越來越高,不管從家庭層面還是國家層面來看,都是一個巨大的經濟負擔,細胞治療一直被認為是下一代醫學技術的發展方向,近年來逐漸成為公眾在健康領域關注的熱點,在腫瘤治療、慢性病、器官再生、組織修復等領域擁有著巨大的健康潛力,許多國家都將細胞治療作為高新技術產業重點扶持;根據全球市場情報機構Fiormarkets報告顯示,預計2025年市場值將超過340億美元。在巨大的市場需求和商業價值驅使下,眾多資本和企業紛紛布局這個領域,細胞治療呈現蓬勃發展的趨勢,同時,頻頻出現的行業亂象也亟需正本清源,回到行業發展的根本,不能無視行業監管和行業自律,真正讓先進的細胞治療技術惠及于民,幫助民眾解決重大的健康問題。
細胞治療行業亂象仍不止
勿讓魏則西悲劇再次上演
時下,上網搜索“干細胞產品”,聲稱抗癌、抗衰、美容,什么都可以干,隨機點開其中一個網頁,據杭州某科技有限公司的官網上顯示,中科干細胞可以應用于抗衰、調理亞健康等領域。除此以外,干細胞還可治療腦血管疾病、治療肝病、腎病等,如此之類的廣告不勝枚舉,甚至到了包治百病的地步,明顯有違科學常理;筆者聯系到一些私人診所、保健品店、海外健康機構……自稱能“做干細胞”的多如牛毛;療效從抗衰、美容、壯陽,到控糖、復能、抗癌等不一而足,干細胞儼然成為返老還童的神藥。
據國家干細胞專家介紹,干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復制能力的多潛能細胞,具有十分廣闊的應用前景,已被廣泛應用至多種疾病的臨床研究中。在過去幾年里,全球獲批上市的一些干細胞療法中,部分適應癥就是某些罕見病,不能夸大療效,也不能僅僅靠干細胞解決疾病、衰老問題。
△全球干細胞上市產品盤點
在國內,免疫細胞療法也被炒的很火,去年,一則“120萬元一針抗癌藥,癌細胞清零”的新聞火遍全網,用于治療既往接受二線或以上系統性治療后復發或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成人患者,目前國內已上市的兩款CAR-T藥品價格都已公開,均在百萬元級別,被驚呼為“天價”,也讓不少癌癥患者望而卻步。筆者通過某華南知名的腫瘤治療專家也了解到,2016年前,DC、NK、CIK、DC-CIK等細胞療法在各大三甲醫院已納入醫保,在腫瘤免疫細胞治療上,不僅三甲醫院,連二級醫院甚至縣級醫院都在做癌癥免疫細胞治療。由于后續監管的不足,這些醫院不管有沒有生物治療研究中心,有沒有研發能力,有沒有成熟的細胞技術,紛紛搞起免疫細胞治療,導致了“魏則西事件”,國家叫停了腫瘤免疫細胞治療,但目前這樣的事件可能仍在上演,甘肅某腫瘤醫院的醫生曾向筆者介紹:“我們這邊有治療腫瘤的CIK細胞、NK細胞,回輸一個療程,每次回輸約10億細胞就夠了”。
△腫瘤免疫細胞治療的分類
如果因為一個魏則西事件全盤否定細胞治療的科學性,那將是醫學界更大的悲哀!在國際期刊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上,收集發布了2010-2020十年間使用細胞治療的臨床試驗結果,包括了30多個不同腫瘤實體的4,889名患者單獨使用細胞治療或與常規或新型療法聯合治療。結果顯示,細胞治療聯合常規或新興療法顯著提高癌癥患者的無進展生存率和總生存率。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生物治療中心20余年細胞治療臨床應用也表明,細胞治療在多個實體瘤:肺癌、乳腺癌、鼻咽癌、肝癌、腸癌等上都取得不錯的療效。細胞治療是癌癥綜合治療和個性化治療的有效補充手段,可提高治愈癌癥的可能性,但還沒有到達完全攻克癌癥的地步。夸大功效,誤導患者不接受常規治療,這是對患者的不尊重,也是對科學的不尊重。
關于細胞治療行業的亂象,筆者咨詢華南腫瘤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的相關專家,主要表現在3個層面:1.沒有進行細胞治療相關的臨床研究,也沒有細胞治療的核心技術,細胞的活性和數量很關鍵,腫瘤免疫細胞治療如CIK,DC-CIK,很少單位,細胞培養的數量可以達到百億級;2.沒有技術人員,沒有GMP實驗室,沒有質量標準體系,基本是四無產品,無安全保障,甚至用“生理鹽水”糊弄患者;3.有些機構,只為謀求商業利益,只注重營銷包裝炒作,夸大功效,唯利是圖,沒有底線。
在我國,細胞治療行業仍處于初級階段,興起較晚、監管有漏洞、適應癥不明確、細胞技術在迭代,這是任何一個新型行業在興起之初都必不可免的。國家對于細胞免疫治療相關的管理細則持續出臺,指出了產業發展的方向。
正規有序發展需戴上“緊箍咒”
細胞治療自貿區進行改革試點
中國在細胞治療方面的基礎研究和臨床試驗開展較早,臨床研究可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但當時細胞治療相關的監管政策與法規相對滯后,對于技術研究、制備、檢測等多個環節的具體內容沒有詳細要求與規定,約束力不強。
魏則西事件是細胞治療的分水嶺。2016年4月“魏則西事件”敲響了細胞治療安全性的警鐘,國家開始加強對于細胞治療的安全性研究與臨床規范管理。尤其是2017年12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細胞治療產品研究與評價技術指導原則(試行)》。
目前,國家對細胞治療的監管采取“雙軌制”,在《征求意見稿》中,國家衛生健康委對細胞治療轉化應用項目進行目錄管理,由企業主導研發的體細胞治療產品應當按照藥品管理有關規定向國家藥品監管部門申報注冊上市。即“衛健委批的算技術,藥監局批的算藥品”,對細胞治療進行“雙軌制”管理,將產品研發與臨床應用相隔開,避免藥品的濫用,保障患者在細胞治療中的權益。
△細胞治療相關主要政策
2022年作為首個生物經濟五年規劃書臺,《“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多次提到細胞治療,鼓勵發展細胞治療產業的發展,加快細胞治療產品轉化和臨床應用,其中還特別指出,推動政策先行先試:用好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藥品與醫療器械技術審評檢查分中心,鼓勵依托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在細胞治療等領域開展改革試點。
在國家政策面上,允許自貿區先行先試,尋求細胞治療在臨床應用的突破,鼓勵細胞治療正規有序發展。尤其是深圳的前海自貿區,廣州的南沙自貿區,珠海的橫琴自貿區,紛紛在細胞治療領域進行改革試點;深圳特區發文:細胞領域重點支持干細胞治療、細胞免疫治療等,推進深圳市干細胞等先進技術創新應用!前海橫琴這兩個特區中的特區,前海依附著香港,橫琴依附著澳門,被譽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的“明珠”,據悉中山大學腫瘤附屬醫院生物治療中心夏建川教授牽頭,依托中腫瘤細胞治療技術積累,已在珠海市人民醫院橫琴醫院開始試點細胞治療,該治療研究中心于2021年4月面世,這是國家改革細胞治療、政策落地的一大步,也給細胞技術創新、惠及細胞治療釋放了極大的信心。
近年來,我國在包括干細胞和免疫細胞在內的細胞治療方面的政策頻出,反應出國家層面對細胞治療技術發展的推動以及臨床轉化的關注,為細胞治療行業的規范化發展戴上“緊箍咒”。隨著細胞治療監管體系和臨床研究不斷推進,細胞治療將進入快車道,迎來高速發展階段。
細胞治療未來的路在何方
需多管齊下守好安全大門
諾貝爾獎獲得者詹姆斯·羅斯曼曾說:“21世紀是細胞治療的時代。”霍金曾在《干細胞大探索》中預言道:未來,干細胞可攻克一切疾病,望來者勇敢開拓新世界!2011年,Nature發表的文章表示免疫細胞治療在未來有可能治愈癌癥;2013年,免疫細胞治療被Science雜志評為年度十大科技突破之首。
我國是人口大國,腫瘤、慢性病患病人數眾多,現有治療手段難有突破,細胞治療提供了新的選擇。政府鼓勵研發、不斷的研發開支刺激了藥物及療法的創新,科學技術的進步創新為細胞治療產業的發展蓄力。同時,經過十余年的鼓勵與規范化政策指導,我國細胞治療領域開始步入規范化發展階段,種種因素將促進細胞治療市場的發展。
在促使細胞治療行業有序正規發展上,除了政策扶持外,還需要行業的自治、自律。行業組織往往更清楚自身長遠發展的目標所在,對一些短視、消耗行業公信力的行為更為敏感。從制定相關標準著手,整合上下游產業鏈,充分發揮行業組織在促進產業共性重大關鍵技術創新上的作用。
腫瘤、慢性病的治療步入多學科會診(MDT)時代,患者的個體病情存在差異,需要多學科會診,以患者為中心,為患者制定“一人一方案”,整合醫學資源,依托多學科的協作團隊,共同討論制定規范化、個性化以及連續化的治療方案。細胞治療作為重大疾病治療的新興手段,勢必在多學科會診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患者在選擇細胞治療時,切莫病急亂投醫,要正確看待病情,不可盲目輕信夸大療效的營銷,細胞治療也并非神藥,包治百?。豢床栐\,選擇正規三甲醫院,選擇在細胞治療領域耕耘的專家,結合病情,多學科會診,綜合治療?;颊叩恼_選擇,同樣也是協助細胞治療規范化發展。
大浪淘沙,沉者為金!只有潮水退去時,才知道誰在裸泳。相信隨著監管體系和行業標準的不斷規范,細胞治療行業的亂象總會散去。相信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細胞治療必將引發醫療變革,成為繼藥物、手術后的新興治療模式,一系列傳統手段難以治療的疑難雜癥也終將會被細胞治療技術逐步攻克。讓細胞治療技術真正惠及于民才是國家福祉。
參考文獻:
1. Ten-year update of the international registry on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 in cancer immunotherapy.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2020
2. https://www.iarc.fr/faq/latest-global-cancer-data-2020-qa/ ,部分數據來自: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
3. 《2021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