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海川機器人丨下游鑄造等行業抱團漲價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5月14日,某鑄造公司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明天起,由于上游鋼材價格上漲,我們的產品價格也將上漲5%”。
今年以來,鋼鐵價格的飆升給不少中小企業主帶來了壓力。
5月份,國內鋼材市場持續上漲,鋼材價格突破年前高點,創歷史新高。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4月份,國內工業生產穩步復蘇,鐵礦石和有色金屬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生產領域價格繼續上漲。環比增長0.9%,比上月下降0.7個百分點。受需求增加和鐵礦石等原材料成本上漲的影響,黑色金屬冶煉和軋制加工業價格上漲5.6%,漲幅0.9個百分點。
鋼鐵工業是我國重要的原材料產業之一,房地產、汽車、家電、機械、造船等都是鋼鐵工業的重要下游產業。鋼鐵價格飆升嚴重影響了下游企業。在層層傳輸的情況下,一些行業的終端市場開始承受壓力。
“后悔接受訂單”
他們在鑄造行業奮斗多年,認為自己已經了解了原材料價格的走勢規律。但今年奇怪的鋼材價格市場讓他很難理解。
“往年過年后鋼材價格通常比較穩定,沒想到今年會漲得這么厲害,比如我們用的不銹鋼在半個月內漲了30%”,過年前他就想過要囤積一些原材料,但這只是一時的。當他在新年后再次訂購時,價格飆升。“一段時間內每天一個價格。現在想想,我后悔幾年前沒有囤積。”
免費咨詢:18924022066
4月27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一季度主要鋼鐵行業實際用鋼量增長47%。受鋼材產量增長、國內外需求大幅增加等因素影響,鋼材價格大幅上漲,帶動鋼鐵行業盈利能力大幅提升。預計鋼鐵企業二季度利潤將繼續上升。
上游鋼鐵企業保持較高的盈利水平,而下游企業則不那么容易。
以機械設備行業為例,機械設備行業主要采用鋼鐵、銅、鋁等有色金屬、橡膠、塑料及各種零部件的上中游。在機械企業的經營成本中,原材料成本約占60%-80%,其中鋼材作為直接投入的原材料約占15%-20%。因此,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對機械行業影響很大。
據一家機械企業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鋼鐵、銅、鋁等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企業一直處于微利經營狀態。“之前收到的訂單只能按原價執行,因為合同已經簽署,這意味著我們必須虧損。”
家電企業也是在巨大的壓力下。在最近一次對機構投資者的中,家電企業小雄電器表示:“目前,首要任務是應對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上漲。”
鑄造業面臨更嚴峻的挑戰。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了多家鑄造企業。該企業負責人表示,目前企業經營利潤較低,部分訂單出現虧損。“我們必須用現金結算原材料的采購,但通常是按月與客戶結算。現在不僅利潤微薄,而且財務壓力也很大。”
鑄造業開始反彈以提高價格
由于上游原材料的不斷上漲,下游企業的訂單很難盈利甚至虧損,許多企業接受訂單的意愿顯著降低。此外,由于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一些行業經常出現違約。在這樣的困境中,一些行業開始團結起來取暖。
某金屬鑄造廠負責人從同行那里了解到,在原材料價格飆升的壓力下,一些企業已經停產,“一些工廠給員工放假”
5月11日,位于江門市的某鑄造公司發出停產停供通知。通知中提到,由于鑄造行業原材料價格“致命”上漲,供應極為緊張,鑄造材料成本已遠遠超過企業毛利潤,企業已到了無法承受虧損的地步。
“目前,除了所有原材料價格高外,還需要現金結算,我們公司和客戶每月結算一次,這使得我們的資金周轉極其困難。單一原材料的價格差異使我們公司無法繼續生產,所有已收到但未交付的訂單無法繼續生產和交付。
最近很多制造企業,包括碼頭工程機械制造、集裝箱加工、家電企業,以及中端鋼結構加工、銅管加工等,涉及金屬需求的行業價格普遍上漲。
受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鑄件價格上漲已成為鑄造廠必須采取的生存措施。一些地區通過鑄造協會發布漲價通知,以集體方式提高議價能力。
5月10日,南平市、縣鑄造業協會發布價格調整通知,稱年初以來,鑄造企業原材料大幅增加,導致鑄造企業成本大幅增加,企業虧損持續增加。為了使鑄造企業能夠生存和健康發展,協會決定從5月11日起調整鑄件價格,每噸增加人民幣元。
5月11日,溫州市鑄造協會也發布了鑄件價格調整通知。通知中提到,為保持鑄造行業的健康發展,經討論決定從2014年5月12日起調整鑄造價格,其中碳鋼鑄件在原價基礎上每噸增加元,不銹鋼鑄件每噸增加元各種工藝的成本也將在原價的基礎上增加元/噸。
分析人士表示,目前上游更容易提價,而下游更難提價。行業集中度和需求側客戶結構的差異是上下游定價能力巨大差異的兩個重要原因。在價格上漲的傳導過程中,產業極為分散的低端制造業可能因缺乏議價能力而淘汰一些落后的生產能力。
終端市場“跟隨市場”
上游原材料價格飆升對終端消費市場有何影響?《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中了解到,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上漲已經傳導到一些行業的終端市場。
家電和家具等與消費者密切相關的行業也受到鋼鐵等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嚴重影響。在一系列連鎖反應下,這些行業的終端市場經歷了幾輪價格上漲。
自今年1月以來,家電行業開始提價。電龍頭企業相繼發布價格調整單。價格調整表的內容類似:由于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他們不得不提高產品價格。
根據ovi云的數據,今年家電市場各類產品的價格都有所上漲。4月份監測數據顯示,彩電線下均價同比上漲31.3個百分點,洗衣機行業整體線下均價同比上漲5.5個百分點,空調線下均價同比上漲7.9個百分點。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近日,國內不少電動三輪車企業也開始提價。
近日,在給經銷商的調價通知中表示,原材料市場供應的持續上漲和價格走勢給公司的正常生產經營帶來了很大壓力。為了緩解運營壓力,自2014年5月1日起,全系列摩托車和電動汽車的價格逐步調整。
另一家公司最近也向經銷商發出了調價通知,其中提到自5月份以來,鋼材價格持續飆升,導致公司成本壓力加大,無法繼續支撐。5月11日,該公司決定對所有產品進行價格調整。某汽車產品的價格調整范圍為100元至300元。
一些企業已經開始實施“與市場同行”的舉措。作為電動三輪車領域的龍頭企業,某集團近日向經銷商發出通知,根據原材料價格變化,電動三輪車原價實行“隨市場走”機制,每10天調整一次,實行“一品一價”。
隨著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增加,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小家電制造商不得不面對小批量、多品種的生產模式,這對生產線的要求越來越高。由于機器人的易用性、高精度和部署,越來越多的制造商選擇使用機器人代替手動或專用機器進行自動升級。
可以通過簡單的編程控制機器人本體,限度地替代手工作業,解放勞動力,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完成生產線的二次部署。廣泛應用于小家電的堆垛、裝卸、沖壓、切割、焊接等工序,實現了多元化、兼容、高度自動化的生產線。
制造業數字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