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綠色工廠?綠色工廠如何申報碳中和
咨詢:劉榮15628995770(同微信)
什么是綠色工廠?
綠色工廠是制造業的生產單元,是綠色制造的實施主體,屬于綠色制造體系的核心支撐單元,側重于生產過程的綠色化。綠色工廠是指實現用地集約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工廠。
創建綠色工廠是《中國制造》提出的戰略性任務,國家有關部門正在組織推動綠色工廠創建,加快技術創新和產用合作,推動重點標準制修訂,引導技術服務與評價等市場化機制建立。優先在鋼鐵、有色金屬、化工、建材、機械、汽車、輕工、食品、紡織、醫、電子信息等重點行業選擇一批工作基礎好、代表性強的企業開展綠色工廠創建,通過采用綠色建筑技術建設改造廠房預留可再生能源應用場所和設計負荷,合理布局廠區內能量流、物質流路徑,推廣綠色設計和綠色采購,開發生產綠色產品,采用先進適用的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和高效未端治理裝備,淘汰落后設備,建立資源回收循環利用機制,推動用能結構優化,實現工廠的綠色發展。預計到年,全國將建立千家綠色示范工廠。
綠色工廠的“福利”
1、順應國家發展趨勢:發展綠色工廠是順應全球綠色發展的大趨勢,符合國家政策導向。
2、金融信貸支持:引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拓寬綠色制造融資渠道,發展綠色信貸、綠色產業基金等,綠色工廠會獲得相應的金融擔保與信貸支持政策傾斜。
3、優先對待:對于納入綠色工廠的企業,可以在錯峰生產的時候以綠色標桿的名義申請采暖季不關停生產線,從而進行正常生產。
4、財政獎勵:針對入選綠色制造示范名單的企業,工信部將利用工業轉型升級資金、專項建設基金、綠色信貸等相關政策進行扶持,推動優先采購。各地也在積極爭取協調地方配套資金,將綠色制造體系建設項目列入現有財政資金支持重點
創建綠色工廠環境并進行自評估:工廠依據綠色工廠的評價指標(包括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
具體有:基礎設施方面:通風采光良好;布局規劃合理;滿足生產需求,同時不浪費資源;廠區內能源計量設備要齊全等;要有相關的三體系和能源管理體系認證;能源和資源的投入情況:可再生資源、清潔能源;采用新型能源,優化生產工藝;合理利用設備的余熱和余壓;借助智能技術和物聯網技術,提高能源的配置效率等;產品評價方面:材料的選用種類要集中,可回收程度高;采用標準化設計,提高產品的使用周期;生產流程要有對碳足跡的跟蹤等;在環境排放方面要做的更好:如容積率、單位產品廢氣產生量、單位產品廢水產生量等相關指標要達到相關績效標準等。
2委托第三方機構現場審核和評價:根據審核評價結果完成工信部發布的《綠色工廠第三方評價報告》;
3向省工信委提交材料:《綠色工廠自評價報告》及《綠色工廠第三方評價報告》,省工信委進行評估確認,并向工信部推薦評估名單;
4工信部論證確定:通過組織專家論證、現場抽查公示等確定國家級綠色工廠名單。
綠色工廠申請要求:
根據中國網《綠色工廠評價通則》提取以下主要評價內容:1、基礎設施
自然通風遮陽等措施,宜采用綠色建材,應有降低廠房內部能耗的措施。需建立起計量體系。計量器具覆蓋主要的能源、資源消耗設施。具有廢氣、廢水、粉塵、固體廢棄物、噪聲等重點環境排放測量設施。對所有計量結果需建立完善的記錄。對能源、資源的消耗以及環境排放進行動態監測。應該有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優化面積比等措施。
2、管理體系
工廠應建立為實現質量目標所必須的、系統的質量管理模式,
涵蓋顧客需求確定、設計研制、生產、銷售、交付的全過程策劃、實施、監控、糾正與改進活動的要求,以文件化的方式,成為工廠內部質量管理工作的要求。工廠應建立環境方針、目標和指標等管理方面的內容,為制定、實施、實現、評審和保持環境方針提供所需的組織機構、規劃活動、機構職責、慣例、程序、過程和資源。工廠應建立能源方針、能源目標、過程和程序以及實現能源績效目標,為制定、實施、實現、評審和保持能源方針提供所需的組織機構、規劃活動、機構職責、慣例、程序、過程和資源。工廠或工廠所屬的組織按照GB/T-、ISO或SA的要求,編制社會責任報告,發布在網站或通過印形式向利益相關方傳達。
3、能源與資源投入
工廠宜做好能源選取的規劃,工廠宜建設光伏、光熱、地源熱泵和智能微電網,提高生產過程中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采用國家鼓勵的生產工藝、設備及產能采用物聯網、云計算等,提升工廠生產效率,開展智能制造,以降低單位產品能源資源消耗;生產設備應根據生產工藝流程、物料搬運、信息控制、結構系統等因素確定其在廠房內部的布置設計方式。
4、環境排放
如工廠對環境的直接排放未達到要求時,應該按照標準建設處理設施。企業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要求,管理工業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溫室氣體核查可依據ISO標準;
5、環境績效
工廠可綜合參照基礎設施、管理體系、能源與資源投入、產品、環境排放等部分建設內容,實現綠色工廠建設目標,提升以下環境績效指標:容積率、單位用地面積產值、單位產品主要污染物產生量、單位產品廢氣產生量、單位產品廢水產生量、單位產品原材料消耗量、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廢水處理回用率、單位產品綜合能耗、單位產品碳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