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德達醫院首例微創Bentall手術:大血管微創手術成為現實
2022年11月底,上海德達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團隊完成德達醫院首例微創“帶主動脈瓣人工血管升主動脈替換”(Bentall)術。
右胸第二肋間5cm小切口,不正中開胸,不切斷胸骨、肋骨,患者術后恢復期短,這項技術的應用,避免了傳統開胸手術患者對于鋸斷胸骨的顧慮,使得大血管微創手術成為現實。
40多歲的王先生(化名)因主動脈根部瘤于上周來到德達醫院就診。主動脈根部瘤是指動脈瘤累及到了主動脈的竇部,以及瓣環部位,以及升主動脈的部分。主動脈根部瘤會對周圍的組織產生壓迫,瓣環擴大會引起瓣膜反流,也可能導致患者的主動脈壁變薄,更嚴重的甚至會導致夾層、破裂的情況。
上海德達醫院醫療事務總監、心臟大血管外科的劉巍主任在詳細了解王先生的病情后,與手術團隊反復討論,決定采用微創方式對王先生實施Bentall手術。
這種手術方式相較于傳統的Bentall手術,難度很大。劉巍主任向我們做了個生動的比喻,“傳統的開胸手術相當于打開房門,進入房間對墻壁進行粉刷;而微創Bentall手術相當于將房門僅僅開一個小縫,然后把工具從這個縫隙伸入房間進行粉刷。”
傳統的開胸手術的切口大約在20-30cm,會正中鋸開胸骨,而此次王先生僅在右側胸骨旁第二肋間處切一個5cm左右的小切口,并未破壞胸骨和肋骨。入路小、操作復雜、難度大,這些都是對術者的極大考驗,所以需要術者有著高超的操作技巧。
經過3小時左右的手術,德達心臟大血管外科手術團隊成功為王先生實施手術,完成了德達醫院首例右胸肋間的微創Bentall手術。術后4天,王先生就出院了,相較于傳統開胸手術,整個恢復周期被大大縮短。
該類微創心臟手術擁有切口美觀、創傷小、輸血少、術后恢復快、可快速提高生活質量等諸多優點,可在我國心臟外科領域獲得長足發展。除主動脈根部瘤,這類手術切口也可廣泛應用在二尖瓣、三尖瓣及主動脈瓣的單瓣手術或者聯合瓣膜病的患者。
作為一家以心血管疾病診療為特色的綜合性外資醫院,上海德達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由著名心血管外科專家孫立忠教授、劉建實教授擔任學科帶頭人,心臟大血管外科團隊致力于為患者提供至臻、至善的醫療保障,目前針對適合的患者,常規開展瓣膜、主動脈根部及黏液瘤的微創手術,有需要的患者可以進行預約及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