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一代納米孔測序商業化提速,中國力量嶄露頭角未來可期
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疾控局3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印發全國醫療服務項目技術規范(2023年版)的通知》。納米孔21項臨檢項目納入國家最新技術規范,主要為感染性分子檢測、用藥指導分子檢測項目。
納入此技術規范的項目,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國家主管部門和專家的認可,項目收費、臨床應用都有規范可循。同時,為技術的進一步推廣和應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接下來,小編跟大家一起納米孔的前世今生以及商業化國內外進展……
·納米孔的前世今生
什么是納米孔?直徑在納米量級的小洞就是所謂的納米孔。目前,納米孔分為生物納米孔和固態納米孔。
·生物納米孔
圖1(A)α-溶血素納米孔(B)MspA恥垢分枝桿菌porin A(C)噬菌體phi29連接器(D)ClyA(E)FhuA(F)Aerolysin(G)SP1
目前,固態納米孔,因其穩定的物理化學性質以及可變的孔徑,適用于不同大小分子的檢測,同時尤為關鍵的是可以實現集成高通量陣列芯片的制作,無需溫度控制,固態納米孔的正在成為第四代納米孔測序商業化進程的焦點!
·固態納米孔
圖2氮化硅納米孔陣列芯片,以及氮化硅芯片
圖3固態納米孔檢測100bp的單鏈DNA、雙鏈DNA以及60nm的納米微球
·全球納米孔商業化進展
·中國納米孔商業化進程
相對于生物孔,固態孔有其明顯的優勢。據了解文獻調研,國內較早開展固態納米孔研究的是東南大學,從2006年開始利用高靈敏的固態納米孔離子電流檢測技術。據調研發現,國內新一代固態納米孔測序商業化,麗納芯在2022年底已發布國內首個自主研發第四代固態納米孔基因檢測Lsmart-SP1原理樣機,是中國首個固態納米孔基因檢測儀開創者,也是國內首臺即將量產自主研發的新一代固態納米孔基因檢測儀。2023年發布了搭載Lsmart-SP1專有納米孔芯片 Cell-231 以及配套試劑盒,麗納芯擁有的納米孔芯片的核心工藝、生產技術,完成了第一代Cell-231芯片的批量生產,并研制了第二代Cell -241芯片,將其應用于腫瘤早篩、伴隨診斷、病原微生物檢測、疾病預后分析、基因測序等。
國內第四代生物納米孔商業化始于2016年,固態納米孔始于2019年,在2022年樣機的推出陸續加快!
國產納米孔基因檢測儀站在世界的舞臺上,國人翹首以盼,也期望新一代納米孔測序跑出中國速度,基因信息安全及核心關鍵技術實現自主可控,能夠在未來萬億級“精準醫療”市場的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