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遠程隨訪助術后慢病隨訪管理 長寧區遠程隨訪創新模式再升級
上海2024年4月23日 /美通社/ -- 我國人口眾多,心血管疾病也是當前的重大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的防治保護著百姓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以及生活質量。在針對心律失常的治療中,國內每年有超過10萬心臟植入式電子裝置(CIED)手術,近10年來植入及攜帶CIED總數已達百萬。術后患者需要定期隨訪,以監測植入器械工作情況和心功能指標。對于患者來說是一個就診的麻煩,對于各大醫院來說加重了工作負擔。
遠程隨訪技術以及管理模式的應用是當前能緩解日益增長的隨訪壓力有效方法,為分級診療提供新技術,是術后管理的智慧新途徑。國內外專家一致推薦將遠程隨訪作為標準隨訪管理策略。目前臨床上許多CIED裝置都支持遠程數據傳輸,又通過社區醫療的幫助,使遠程隨訪成為現實。
上海市同仁醫院心內科在我國率先積極開展遠程植入裝置的隨訪,三年來在長寧區政府大力支持下,通過社區服務模式,與CIED生產企業和專業隨訪企業美領美勵公司合作推出國內首個社區遠程隨訪服務系統。該系統幫助患者在家門口社區醫院享受中心醫院心內科醫生的遠程隨訪指導。服務已覆蓋長寧區10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惠及3000多名心臟疾病患者,并得到了各級政府和專家的認可。
日前上海市同仁醫院將在社區遠程隨訪創新模式的基礎上再次升級,成立同心心臟植入式電子裝置(CIED)智慧隨訪中心,旨在進一步落實長寧區衛生健康高質量發展要求,為長寧區以及周邊CIED患者打造靈活便捷的遠程隨訪選擇和AI賦能的全流程隨訪管理。該項目于2024年4月17日與美領美勵就遠程隨訪技術平臺與服務支持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并舉行合作啟動儀式。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院長馬駿,美敦力中國區心臟節律管理、心臟外科和心臟消融業務團隊副總裁兼美領美勵董事長林松完成了簽約儀式。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陳穎、上海市長寧區科學技術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詹鐳、上海市長寧區公立醫院和社區衛生管理中心主任顧志儉、上海市長寧區商務委員會副主任顧曹華出席簽字儀式。中國醫師協會心律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學裝備協會心律失常技術分會會長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張澍教授,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副主任委員、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宿燕崗教授和諸多專家見證啟動儀式,共同開啟智慧遠程隨訪新篇章。
陳穎副區長對上海市同仁醫院創新項目的發展速度和長寧企業創新數字化技術表示大力贊賞和祝賀,并指出:"數字長寧建設是長寧區重要發展真略之一,醫療服務數字化轉型更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期待同心智慧隨訪中心的建立可以為長寧區打造更加智慧、便捷、人性化的醫療服務作出重要的貢獻;為區域內的醫工融合、醫企聯動、醫療共享帶來更多的成果轉化,進而惠及更多老百姓。"
馬駿院長在歡迎致辭中表示:"作為區域醫療中心,我們有責任、有意識把創新醫療科技與日常工作緊密結合為患者服務,實踐智慧醫療、分級診療,讓更多患者在家門口得到最便捷的治療。此次與美領美勵公司的深化合作,將助力醫聯體高質量發展,實現醫療資源的合理利用,協同提高患者隨訪質量。"
張澍教授表示:"遠程醫療為CIED患者提供便捷有效的術后隨訪服務管理已成為趨勢。對于在長寧區政府支持下搭建的社區遠程隨訪服務模式感到欣喜,這將為患者提供完善的隨訪管理體驗,使在周邊社區居民也能享受到高質量的醫療服務。期待這個模式可以為中國社區遠程隨訪服務管理的推廣和應用帶來更大價值,為更多的患者帶去福音。"
臨床試驗證明,遠程隨訪可以減少常規隨訪次數,增加依從性;縮短平均住院時間,優化醫療資源配置;早期發現隱匿事件,增加時間獲益;對嚴重功能異常事件進行快速處理;增加患者滿意度;心衰患者可降低死亡率,降低疾病負擔。
2019年,《心血管植入型電子器械遠程隨訪中國專家共識》發布,指出所有CIED器械均推薦使用遠程隨訪。宿燕崗教授指出:"遠程監測能夠通過網絡技術實現及時有效的監測,幫助臨床及時識別異常事件和進行干預治療。推動遠程隨訪在全國范圍內的推廣是一個關乎民生的重要舉措,對患者和醫院都具有積極意義。期待長寧區社區遠程隨訪服務創新模式可以在全國得到推廣。"
作為國內首個心臟起搏器遠程隨訪項目,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醫聯體心臟植入式電子裝置(CIED)社區隨訪項目獲得了廣泛的關注。
邱朝暉教授表示:"社區遠程隨訪服務系統從立項到建立運營實現了多維創新,包括國內首個社區遠程隨訪管理的模式創新,建立遠程隨訪管理平臺打通隨訪閉環的數字化技術創新,以及通過社區醫生反向多點執業到中心醫院實現患者共同管理的服務創新。基于社區遠程隨訪服務系統的創新探索,同心CIED智慧隨訪中心可以協同多方共同推動智慧遠程隨訪模式,最終使更多患者從中獲益。
植入電子裝置和遠程隨訪技術支持方,美領美勵董事長林松表示,"美領美勵作為美敦力落戶長寧的子公司,得到了與會的長寧區各級政府領導、專家學者以及上海市同仁醫院和長寧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大力支持和幫助。結合‘兩會'明確提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我們以數字化技術賦能,協同行業和區域推廣智慧隨訪管理創新模式,助力三級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共同升級心臟慢病管理解決方案。"
會上,北新涇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副主任醫師趙偉分享了患者在社區遠程隨訪服務項目中的獲益,有效提升隨訪意識和依從性。美敦力中國區心血管業務組合本土化及業務拓展高級總監、美領美勵總經理兼商務總監張培濤從遠程隨訪技術賦能臨床隨訪管理展開詳細介紹。
最后,在啟動儀式上舉辦了圓桌對話環節,除上述專家同道以外來自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醫院發展研究院社區醫療研究所常務副所長錢玲梅教授、仙霞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主任醫師、家庭醫生工作室主管葉曉景和美敦力中國心臟節律管理業務副總裁,美領美勵董事兼營銷副總裁陳華,就圍繞"遠程隨訪推動心律失常領域的學科建設與發展創新"、"社區醫生通過互聯網醫院反向多點執業",以及"多方共建智慧隨訪管理生態圈"等話題進行熱烈的討論,以實現患者隨訪管理和臨床醫療服務的降本增效重要目標。大家一致認為,健康中國建設,要發揮來自各方的力量,建立有效的模式,應用先進的技術,為百姓的健康做好每一份貢獻。以此項目為原型打造的同美CIED遠程隨訪示范云屋也同期正式啟動。該云屋利用數字化手段更生動直觀展示三大場景下智慧隨訪管理矩陣,幫助患者以及行業伙伴沉浸式體驗和了解不同場景下隨訪管理路徑,鼓勵患者養成良好的術后隨訪習慣,上海同仁醫院及參與和合作的各方也愿為此做好全周期和和全天候的服務。